Slack 共同創辦人 Stewart Butterfield

業界之聲

Slack 提倡的未來辦公方式

團隊雲端協作工具 Slack 勢力逐漸擴大,永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Slack 共同創辦人 Stewart Butterfield 對未來工作場所演變趨勢的看法

 

有沒有聽過這種說法?據說電子郵件的氣數已盡。至少 Stewart Butterfield 會讓您相信這一點。Butterfield 在 2014 年推出的雲端「虛擬助理」(團隊協作工具)淘汰了耗時費工的電子通訊,改變了人們合作的方式。

或許他不是空口無憑。Slack 是過去十年成長最快速的商業應用程式。根據 Slack 最新的數據,有超過 500,000 個組織 800 萬以上的活躍使用者,每天都在使用這個平台。該公司有 300 萬名以上的付費使用者,還有 65% 的財富前 100 大公司在付費使用 Slack。有超過 70,000 個由數千名活躍使用者組成的付費團隊,在 Slack 頻道上跨部門、跨國、跨海互相聯繫。

所以當 Butterfield 和團隊談及未來的辦公方式時,絕對值得一聽。以下是他們提出的五項預測。

1.枯燥乏味的工作將會消失

Butterfield 預測:「因為人工智慧的緣故,『人工』或手動的做法很快會步入歷史。」在去年《Business Insider》的訪談中,他以喜劇電影《上班一條蟲》來比喻部分工作;劇中辦公室員工因為工作乏味,過著水生火熱的生活。Butterfield 表示:「應該用運科技將人類不擅長的工作自動化,譬如記錄、計算等作業,[或是] 對照成千上萬條項目以找出模式的工作。」

對此他舉了一個簡單的小例子,像是 Gmail 回覆電子郵件的預測建議能夠「在回覆電子郵件時省下一點麻煩」。

他還認為未來「雜事都能交由機器包辦。懂得操作軟體、瞭解軟體能力所在、知道如何處理公司的分析資料與資料科學的人,在未來會如魚得水,能夠占盡便宜。」

 

仿生手臂和人手比愛心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讓工作者如虎添翼

 

2.  誠實為上策,上下皆如是

Slack 在 2018 年以未來辦公方式為主題,訪問了美國超過 1,400 名高知識工作者。受訪者對信任和公開透明的想法十分出人意表:80% 的工作者表示想進一步瞭解組織的決策過程,87% 希望未來的公司能公開透明。

Butterfield 建議如果公司希望吸引頂尖人才,就應該要瞭解到,未來員工希望擁有的是能夠創造出開放的溝通協作文化的工作場所和工具。

Butterfield 在接受《Business Life》訪問時表示:「[員工在形容工作場所時認為] 工作場所多半會帶給人疏離感,是因為員工感覺自己不瞭解環境,而且最終的決策不合情理。員工如果缺乏動力,就可能感到喪氣或孤立無援。」

Butterfield 表示:「每個人對職涯的追求都有一個相同的基礎。想獲得信任,也希望能夠信任共事的人。大家期望獲得尊重,並且和值得敬重的對象共事。人人都想確知目標所在和優先次序,也想知道工作成果的評估方式。」

還有一點是:「如果缺少這些條件,員工就會感到不快樂,姑且不論這些保持健康工作狀態的前提,員工也想要有效率、有產能,希望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3. 人際互動增加

線上工具過剩的情況,可能會讓人覺得工作時與螢幕互動的時間將與日俱增。但也不盡然如此。〈Slack Future of Work Study〉(Slack 未來工作方式研究)指出,91% 的員工想拉近與同事的距離,而近 85% 的員工想加深與遠端同事的關係。

Butterfield 告訴《Business Life》:「我們常收到 Slack 使用者出乎意料的回饋意見,之前我們想都沒想過。像是『我很內向,我喜歡花點時間整理想法,所以之前在溝通時,我都覺得沒有發言權。我們會議的步調很快,與會者頻頻打斷其他人發言。現在有部分決策移至 Slack,我才總算有機會參與。』」

Butterfield 還提到:「給予員工充分的資料去瞭解其他人的決策方式,會有深遠的影響試想看看,當發生併購、供應商變更或組織規劃變動等大事時,在這種情況下,會希望大家更為團結,更公開透明。當員工有疑問時,一定不會希望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而會期待員工能當機立斷,採取更有效的行動。所以會想要所有階層均有做出決策的能力,而員工能感到有權作主。」

4. 熟知的辦公室即將改變

我們工作的環境將會發生改變。Slack 營運董事 Deano Roberts 在部落格表示,傳統辦公室設計已過時:「Herman Miller 在50 年代末期設計的開放空間,應是協作效率方面的王牌。但老實說,開放空間對 40% 的人來說很有效率,卻導致其他 60% 的人焦慮不安。」

「於是出現了免費的小蛋糕,還有某種約定成俗的科技辦公室配備,像是桌球桌或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軟骨頭椅,或是辦公桌旁有一座跟人一樣高的疊疊樂,簡直是報酬遞減效應。」

Roberts 指出以後工作場所會變得更加直覺:「如果有需要的物品,按理應該要知道可以自行取得物品的位置,或者就請我們代勞,而且要讓人曉得這個需求能夠立即得到滿足。這不是賦予任何人權力,而是想要除令人分心的事物,提高所有人的效率。」

5. 工作的工具會變得更直覺

Slack 研究主管 Christina Janzer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讓工作用的工具更加人性化、好玩有趣、討人喜歡,會有什麼效果?我覺得我們要挑戰自我,對我們製作和每天使用的工作產品設下更高的標準。」

Janzer 和研究團隊一起調查人們的辦公方式,以及大家在工作時需要什麼,才能發揮出最好的工作成效。他們得出了一樣的結論,員工的投入感有個重要指標,來自於人們對工作時使用的工具的感覺。

Janzer 表示:「要讓員工配合使用科技,不是提供更有效率或更加完備的軟體就好,而是要提供人們想要使用的工具,就像大家私人的社交媒體一樣。透過簡單互動來加速工作流程,能培養出工作場所的樂趣。在去除無謂的障礙後,員工能跳脫工作,找出提高效率的真正樂趣。」


傳統辦公室物件常無法因應快速成長企業之需求。立刻瞭解雷格斯 如何協助您形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