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 hands holding an origami bird

業界之聲

我們要如何在數位時代保留企業的人性面?

Jason Stockwood 告訴 Etan Smallman:「我們不必畏懼工作場所的高科技,反而該使科技成為人類寶貴的僕人」

 

人工智慧的出現後,看到企業主和員工十分擔心產業動盪和大量裁員的前景。然而人們真的有必要畏懼「機器的崛起」嗎?

Simply Business 執行長和獲《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英國最佳領袖的 Jason Stockwood 相信答案為否定。他在新書《Reboot: A Blueprint for Happy, Human Business in the Digital Age》(1)表示他看好利用技術獲得授權團隊和驅動公司創意。在此,他接受雷格斯雜誌專訪。

現今有關業務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崛起的討論,多半著重在大規模失業。您覺得大規模失業什麼時候會發生?

牛津馬汀學院(2)數年前的研究,在研究員工面臨電腦化的未來後,聲稱 47% 的工作極可能遭淘汰。

可是我深入研究數據時,有幾件事令人擔憂。研究似乎忽略我們藉著科技改善我們的生活,也不符合我對於科技極限的體驗。好比說,我幾次想在新會場展示 PowerPoint 簡報時,總遇到 IT 障礙。

我也不贊同有些職業神聖不可侵犯的想法。100 年前存在的工作不是全留存至今。現代的工作又為什麼應不受挑戰地繼續留存?

而且,我將科技視為機會。科技也許能減少我們的工時、增加陪伴家人的時光,或讓我們從事更有趣的工作。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歷史的一刻,有機會重啟資本主義、工作本質的思維,並確保這機會有益所有人,而不是將資本集中少數人手裡。

企業如何轉換模式,重視員工勝過流程?

重點在於您如何利用科技。我認為得改變企業的著眼點,不只考量股東,雖然股東很重要,更要關心環境、整體社會和員工。

科技的願景是能讓所有人享受更自由的生活,然而實情是科技與人密不可分,所以我們更辛勤工作,壓力也如瘟疫肆虐。因此,我們應思考如何共享科技的益處和優勢來建立更兼容並蓄的勞動力和社會。

而不諱言的是,如果您有更投入的勞動力、更公平的環境,讓員工擁有公平和彈性,他們便會更辛勤,而您也有更有效率的團隊。

在決定科技力量對公司的影響方面,企業領袖有多少選擇和媒介?

不勝枚舉。我不從政而樂於扶植企業的理由之一是這樣比較自由。尤其不是上市公司時,您能選擇建立長期的事業。我的背景是技術專家。我欣然接受科技,不想阻止浪潮。但我想,如果科技只是追求利益和效率,實在缺乏夢想。

以我的公司為例,我們決定在聯絡中心採用自動化技術。我相信如果這類新的技術能改善效率、促進績效、提升客戶經驗,就應有利可圖。而如果這技術有利可圖,我們就能共享利益,不必將人屏除在外。

如果我們能證實收益增加,我們的計畫是在 2020 前以相同的薪資,將聯絡中心改成一週工作四天。員工能選擇如何運用休假,例如培訓或減輕育兒的壓力,或者他們想多上班一天,增加收入。

科技如何讓我們建立更快樂、健康、有創造力的工作場所?

或許聽來不合常情,但我已在會議中禁用科技。特別是手機,因為手機容易干擾集中和專注力。我們的用意是,如果您出席,就該聚精會神;但如果您發現會議無用,您有權離席。

我們確實允許使用遠端工作的技術,舉凡先進的視訊會議或遠距親臨機器人 (telepresence robot),使人們可以實際在其他實體地點四處移動。

另外是數據科學能力,及辦公室員工健康結果的即時報告製作。健康追蹤裝置現在似乎很普遍,但我們著眼在如何用健康追蹤裝置增進個人績效,瞭解哪天員工較有效率,或什麼時間提醒員工休息或進行特定類型的工作。我目前也對數據科學在不受過多干擾下,如何協助減輕壓力深感興趣。

Simply Business 執行長和獲《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英國最佳領袖的 Jason Stockwood

Simply Business 執行長和獲《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英國最佳領袖的 Jason Stockwood

 

情緒智商(相對於人工智慧)在資訊時代有什麼作用?

史丹佛大學(3)教授 Yoav Shoham 是人工智慧領域頂尖的專家。他表示當人們談論人工智慧取得人類智慧時,就好比思考銀河系和繁星與地球人的關係;而人工智慧過去 20 年的發展,就好比人剛站上椅子。

原因有部分是我們在很多方面都不瞭解人類意識。有人提出機器將取代人力的假設,但這論點缺少一些較廣泛而重要的哲學觀點:如果有機器做來更稱職的工作,就由機器處理。讓機器提升我們的智能。

如果我們將機器定位為人類的僕人,不視機器的興起為零和遊戲,我想這將是人類難以抵擋的願景。我們能運用科技達成更遠大無畏目標,無論這目標是解決水源、食物或能源短缺,並為人類擅長的活動,如說故事、聯繫情感或創意發想增色。

領袖該如何思考與時俱進的事業?

所有企業都是技術和數據的業務,無論領袖認可與否。所以今天,當企業檢視其核心能力,想轉變未來的能力時,必將經歷陣痛。

話說回來,如果您認識執行長,他們都表示:找到最出色的人才就是最艱鉅的挑戰。建立人本價值導向文化、重視人才,絕對是未來讓菁英效力工作的不二法門。

另外,建立員工能試驗邁向成功方式的文化也很重要,讓他們一點一滴修正工作方式,而不照 30、40 年前還使用類比訊號技術的世界一樣鋪設固定的軌道。

如果企業要適應千變萬化的情勢,就得制定策略、聘用出色的人才,然後放手讓他們行事,這似乎是最有希望的作法。

抱持樂觀態度最有力論據是什麼?

我相信我們已經歷過。無論是工業革命、二戰後的技術或 1980 年代日本憑機器人技術和製造業重整經濟,都曾改變社會。人自然會修正方向。西岸技術專家總有些不切實際。當我們能用現有技術解決貼近居家平凡無奇的問題時,為什麼要討論小行星採礦(4)?在擔心如《駭客任務》上傳意識至母體前,我們應試著解決存糧和能源短缺等問題。企業有這方面的精神能確實激發良性的力量。

 


Etan Smallman 為英國記者,作品刊登在《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和《南華早報》等

資料來源:

(1) https://www.penguin.co.uk/books/111/1116257/reboot/9780753552728.html

(2) https://www.oxfordmartin.ox.ac.uk/downloads/academic/The_Future_of_Employment.pdf

(3) https://cs.stanford.edu/faculty-profile/yoav-shoham

(4) http://theconversation.com/mining-asteroids-could-unlock-untold-wealth-heres-how-to-get-started-95675